◎文笔塔 ▏清风文笔(半溪梨花半溪雪)
【按】4月1日,桐林镇半溪村举办第二届梨花节。三穗县文联以“又见春花开”为主题将年会暨《文笔塔》笔会移至半溪梨花园进行。漫山梨花如絮如雪,村景寨貌如诗如画。无怪作家们会发“半溪梨花半溪雪”之赞叹——
“快过来,快过来,这边这边,嘻嘻……”依稀听见不远处传来嬉戏声,甚是热闹。我站起身,朝着声音处忐忑地走过去。
穿过层层雾霭,拨开缕缕幛幔,白色越来越浅,越来越淡,直至看清眼前的场景。
眼前七八个女子,着白衣长裙,光着脚丫子。有的站在梨树上摘花,有的坐在花树下酌酒,有的踩在溪水里玩水,个个生得水灵灵,声音像黄莺鸟一样悦耳动听。几双美丽的眼睛傻傻的看着我,就像被定住了一样,我难道是误入了仙境?
“不好意思,请问一下,这是哪儿?”我充满期待地问。
他们你望望我,我望望你,相互看了一下,非常统一地点点头,又摇摇头,然后全部望向树下喝酒的女子。只见那女子长得眉如柳叶,目若清溪,顾盼生姿,羞涩含笑。
“给,这是梨花酒”,她眨了眨眼睛。
“先来这儿,一会儿再喝”,溪边的女子朝我招了招手,我高兴地走过去,赤脚踩进水里,真凉爽啊!一缕清风拂过,飘来缕缕花香。我掬一捧水朝着站在水里的女子洒去。
“你们真会享受,这地方太美了,啊——哈哈,看你们还傻楞着干嘛?”那女子反应过来也朝着我洒水,玩水的几个女子都朝着我洒水,大家嘻嘻哈哈玩得不易乐乎,我自知不是他们的对手,忙喊,停!
“这酒好啊,什么酒,一点都不辣喉,还有一股梨花香”,我跑上岸端起树下的酒就喝。
“你这丫头,果然识货,这是我们仙山的梨花酒,是半溪翁酿的,在梨树下埋了十几年了的”花下的女子说。
“仙山?半溪翁?”我怎么感觉我来过,好熟悉又有些陌生。
“是的,是仙山,亦称半溪。这里的溪水有一半仙云雾绕,有一半落花如云;这里溪的两岸,此岸梨花如雪,彼岸房舍隐隐。”心想,一溪之畔为舍,一溪之畔为花,合称半溪,倒也贴切。
“瞧,那便是半溪翁的房舍”。顺着女子手指,举目望去,确有一间阁楼隐于溪畔花下。
可见门柱书有一联“半溪梨花半溪雪,一树明月一树风”。
女子说,“我们方才喝了半溪翁九十九岁的高寿梨花酒,这会儿他老人家云游去了,行踪不定”。
“半溪梨花半溪雪,一树明月一树风。”怎么那么熟悉?
“今天,你来对了,快,一会儿这里要选花神,我们要去准备准备”,一个姐姐拉着我逆溪水而去。绕花街,穿桃林,各色蝴蝶与蜻蜓跟随,我的脚有些不听使唤,任随这位姐姐拉着我,我想是我是患花痴的毛病了。
这里的一切一切云遮雾绕,新奇迷离,但我可以感觉出这片风景中潜藏着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什么。
“你先闭上眼睛”,姐姐对我说。我不舍地闭着眼睛,闻着花香,幻想着——这么美的地方,要是让我的同伴知晓,他们会不会和我一样舍不得挪动自己的脚步,会不会恋上这里的女子,这里的美酒,这里的风景……
“可以了”,姐姐说道。我缓缓地睁开双眼,哇!好美啊!我想我是站在阁楼的顶上了,万亩梨花洁白如雪。株株梨树都挂着那么茂盛的花,一簇簇,一团团,紧紧地挨着,给人一种柔和美。我想怎样浮躁的心,在这里也许都能够平静下来,静静地享受这一切,不忍吵醒这些沉睡的花仙子。
阁楼依山而建,临水而居 ,隐在花间。恍惚间,尽不知谁装点了谁。
“这里我来过啊,好像不是这样的,姐姐,你说的这个半溪是我家那儿的半溪么?”
“姐姐,你说的这个半溪可是我家那儿的半溪?”
久久没听见姐姐回答,我转过身看了看,怎么都不见姐姐的身影?没了赏花的心思,我跑下楼,一头扎进花海,
“姑娘,买饼呐,刚出炉的梨花饼”一位老婆婆对我喊道。
“婆婆,你卖的这些都是花做的?”我指着婆婆摆在板车上的吃食问。
“是的,今天选花神,所有18岁以上女子都参加,比的就是才艺和手艺,一会儿就要看花落谁家了,哪个姑娘会是幸运之神。你可以尝尝,这是梨花糕、梨花团子、梨花酒、桃花羹……”老婆婆卖力地介绍。
“谢谢婆婆,我要找个人,不好意思啊!”我摸了摸自己衣兜没钱,歉意地跑开了。
“梨花哟!桃花哟!你大胆地开哟!妹妹(哥哥)摘一多送给心上的人,嘿——嘿——心头多欢畅哟……”。“妹妹,过来跳舞”,一位姐姐拉着我加入他们的行列,只见大家手挽着手,围着一个姑娘一边唱歌一边跳舞,姑娘周围都是花食,各种各样,颜色不同,形状也不一样,有凤凰的、兔子的、猴子的……煞是好看。
“美丽的半溪,我们的家哟!三月桃红,四月梨雪哟,你的点缀你的色彩,都是姑娘们所爱,花哟开得刚刚好哟,看到你幸福的样子,为你乐开怀……”
大家跳着,唱着。我的眼睛有些模糊,一定是梨花酒上了头。眼前,晃悠悠的影子,每个人都是梨花仙子,都是花神。
小船顺流而下,出了溪口。这时,我突然清醒过来,岸上站着我的几个同伴,我说了我的所见,可是没有人相信。